只要專心致志堅持做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會成為行業內的頂尖。Aerotech就是這樣的企業,他并沒有大企業多元化的產品布局,一直在挑戰精密運動控制的高難度,如同一位默默修練的武林高手,雖然換新頻率并不快,但產品卻能很精準地戳中用戶的需求點。
50余歲,對于一個企業而言,依然處于最美好的年華。作為老朋友,我們在深圳光博展拜訪Aerotech亞太區銷售總監盧旭欽,請他談談在充滿變數的當下,Aerotech將如何面對。
Aerotech的武功秘籍
在當下經濟形勢撲朔迷離之際,未來如霧里看花,企業所能堅持的可能就如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以不變應萬變。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Aerotech就專注于運動控制系統產品的開拓,不斷推陳出新,但并不是一味求新,而是精心鉆研市場及客戶需求精準定位。
在這里一定要提起的就是在2020年推出的功能強大且直觀的Automation 1運動控制平臺,它可以更快地部署更出色的機器控制和運動控制系統,這就是獨屬于Aerotech的獨門秘籍。
經過幾年不斷更新完善,Automation 1 將整個驅控產品都納入進體系,并且不斷提升人機操控的便捷性,增加了更多新的開發功能,包括AI語言開發、增加開發軟件對接接口等。
今年上半年最新的Automation1 2.8 版還針對中國市場引入了具有競爭力的 XA4/ iXA4 PWM 伺服驅動器的更多兼容性、加快 HMI 解決方案部署和改善 CNC 機器制造商用戶體驗的工具以及重組的幫助文件。
XA4通過HyperWire?高速總線無縫融入Automation1生態系統,兼容廣泛反饋設備,內置高效數據處理與過程控制單元,奠定了精確控制的基石。
iXA4則作為多軸控制領域的集大成者,實現了更高的集成度,減少了設備占地,擺脫了對外部工業PC的依賴。它支持多達12軸的HyperWire?控制,同時在其嵌入式平臺上并行處理多任務,極大增強了系統靈活性與響應速度。
同時Aerotech還重點推出HEXAPOD 六自由度運動平臺。Aerotech 新一代Hexapod產品是Hexapod150,相比原先已有Hexapod300產品,其體積更小,產品精度高,穩定性強,重復定位精度高,更適合精密運動控制應用需求。例如光纖校準、晶圓測試、高精密檢測等應用。
HexGen六足平臺,提供六自由度定位性能,以及高負載能力和亞微米精度,因此客戶不會犧牲應用規格。該產品卓越的結構設計非常適合要求苛刻的應用。Aerotech 六足平臺也易于控制,這要歸功于其強大、直觀的控制軟件 — 因此不必擔心任何復雜的編碼。
面對新時代到來,以開放包容的心態面對
2024年已過半,與去年同期相比,Aerotech的整體業績一直保持比較穩定的小幅增長,特別是華南市場表現優秀,占到中國市場50%以上銷售份額,這在整體低迷的市場中呈現出一抹亮色。盧旭欽表示:“作為企業無法掌控市場,唯一能做好的只有不斷打磨自身,一方面開源節流,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另一方面還可以憑借國外較為成功的應用經驗,在中國尋找出更多機遇。”
關于目前最為火爆的AI話題,盧旭欽表達了其個人獨到的見解。他認為AI作為半導體、互聯網之后第三個全球性關注的投資賽道,已經帶動很多新興行業的發展,Aerotech美國研發中心也早已敏銳地捕捉住這一變化,在數據存儲、光通訊、精密醫療等精密運動控制處理上,尋找到應用熱點,并適時推出相應解決方案來滿足客戶需求。但同時他也認為,AI的發展還缺乏合適的土壤,自我學習平臺并不完善,在這樣集體狂歡的時候,更需要保持一份冷靜,
在運動控制系統應用領域中,Aerotech一直處于金字塔的頂端位置,激光加工、光通訊、晶圓切割等一直都是其穩定發展的領域,面對不少中國企業業績增長后就拓展產品線及應用市場的做法,盧旭欽說道:“無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都要面對一個很嚴苛的產品管理問題。交期、服務、反饋等都需要均衡處理,這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他認為,Aerotech之所以能在這個金字塔頂層保持穩定發展,其內核即是技術創新和研發和對產品嚴格的管控,每年都在研發上以10%以上的高比例投入,美國的研發中心一直在與全球最頂尖企業進行合作,開發更高端的應用,例如馬斯克的腦機接口、SpaceX、美國哈勃望遠鏡這些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其中都有Aerotech的技術身影。
而在中國市場,Aerotech更重視應用層面根據用戶需求共同合作,深層定制化解決方案,2025年依然會對AUTOMATION 1進行更多的完善及推廣,也同樣會推出更多的軟、硬件產品。
一花獨放不是春,技術融合形成共贏
外資企業從生產合作到資本入股、從產品銷售到產業鏈融合,中外企業基于技術互補、市場互惠、發展共贏衍生出更多新的合作模式,外資與內資企業的融合與合作越來越多,且是未來趨勢所在。
對此,盧旭欽認為,“一花獨放不是春”,相互間的多項融合需才能帶來市場的繁榮向上,當然需要根據行業、企業的差異來采取不同的方法。對于Aerotech,在國內沒有工廠,可以通過先進的技術輸出獲取更多的市場,而對于用戶而言,通過吸收國外企業先進技術、解決方案來發展自身技術實力,才能達到共同進步。
他還表示,看到國內的部分優秀企業已經發展壯大,突破紅海廝殺切入高端應用市場,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激發更多的從業者都能夠重視技術研發創新,并向外輻射,這對于未來的中國工業制造都將是一個良性的促進。
寫在最后
對于2025年,盧旭欽一直保持謹慎的觀望態度,但他還是在重復那句話:做好自己!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iyutn.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