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不造芯片,何談生態?小米的“芯”基建狂魔之路

時間:2025-07-18

來源:OFweek 電子工程網

導語:近日,小米YU7正式公布售價并開啟預定,刷爆智駕圈。據了解,小米YU7準現車在開售當晚就已全部售罄,目前所有配置均沒有現貨,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而在二手平臺上,加價轉讓的最高轉手價格高達2萬元。一門車生意,硬生生打出了黃牛戰。

  作為小米首臺高性能豪華SUV,YU7重點收割年輕中產家庭,用雷軍自己的話說:“SU7是年輕人的第一輛保時捷,YU7是全家人的最后一輛加油站!”

  小編只能說,不愧是雷布斯,出手即巔峰!

  在2025年,雷布斯的輝煌時刻可不止這一個:在5月底小米15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上,雷軍帶著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首款3nm旗艦處理器【玄戒O1】、首款長續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震撼登場,一度掀起全網熱潮。

  自此,小米成為中國大陸首家、全球第四家能夠自主研發3nm手機SoC芯片的企業,其性能和功耗均處在全球同業第一梯隊。首發搭載玄戒芯片的小米15S Pro、小米Pad7 Ultra、小米Watch S4「15周年紀念版」等三款新品初戰告捷,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這個指甲蓋大小的硅基造物,正成為小米從消費電子巨頭邁向全球科技領袖的“生死牌”。

  有網友表示:如果紅米K能上玄戒芯片,我愿意出驍龍8至尊版的價格,然后再額外加兩百溢價。

  也有人分析:短期內不可能收回成本,o1的性能明年可以繼續給中端機和平板用,肯定以后每年都要迭代的,即使賠錢也得走下去,一旦斷檔,前面的投入就都打水漂了。

  盤點互聯網的每一次風口,造手機、造車、造芯,雷布斯從不缺席。

  2020年的芯片斷供危機讓所有中國廠商清醒意識到,核心技術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小米造芯戰略絕非簡單的技術補充,而是一場深刻重塑企業根基的“硬仗”。

  從2017年的澎湃S1,到8年后發布的玄戒O1,有人力挺小米造芯來路不易的,也有懷疑嘲諷的,甚至還有推測流片時間的。

  不過,小米堅持“說了不算,造了才算”。從2011初代小米手機問世,到如今遍地開花,回顧這15年小米走過的路,不難發現其戰略定位:

  ● 初創期 (2010-2013):互聯網手機顛覆者,專注高性價比與線上直銷

  小米成立時主打高性價比手機,用互聯網直銷模式避開渠道成本,這個階段的核心是輕資產運營和粉絲營銷;

  ● 生態鏈擴張期 (2014-2019):打造“手機×AIoT”生態鏈,構建萬物互聯平臺

  2014年之后開始布局生態鏈,投資了上百家智能硬件公司,這個供應鏈整合戰略很關鍵。

  ● 智能出行探索期 (2021至今):押注未來,跨界“造車”構建全生態閉環

  2021年宣布造車是小米的重大轉折,今年又推出SU7車型。

  ● 核心技術攻堅期 (2017至今):向硬科技縱深突破,布局“造芯”與底層技術

  芯片研發則更早,2014年松果電子成立,2017年發布澎湃S1,雖然經歷波折但去年C1影像芯片終于成功。

  玄戒O1采用目前業界最先進的第二代3nm工藝制程,在不到指甲蓋大小的109mm2的空間內集成了190億個晶體管,2個超大核主頻功率達到3.9GHz,其綜合性能達到國際旗艦芯片第一梯隊水準,接近同期頂尖產品(如蘋果 A18 Pro)的95%水平。

  整體來看,小米創業15年,芯片占了11年,對小米來說,造芯的意義其實遠超芯片本身:

  首先這是生態控制權的生死局,沒有芯的IoT生態就像缺引擎的汽車;

  其次是高端化的門票,華為麒麟芯片的成功已經證明自研芯對品牌溢價的巨大作用;

  最后是供應鏈安全的護城河,2020年的芯片斷供危機讓所有中國廠商清醒了,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自主可控必須要落地。

  這是一場是關乎長期生存權與生態主導權的戰略豪賭,需要數十年耐心、千億級投入和頂尖智慧的“持久戰”,成功與否將深刻決定小米能否真正躋身全球科技巨頭之列。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iyutn.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