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煤炭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現狀制約了我國煤炭行業的發展,隨著國家對生產安全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日益重視,各地以煤炭資源整合為契機,紛紛采取各種措施提高煤炭行業準入門檻,山西、新疆、內蒙古等地的資源整合成效已初步顯現。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決定,新建煤礦設計年產能不得低于30萬噸,從現在開始停止向年產30萬噸以下的資源枯竭小煤礦新增資源。
據了解,自治區政府去年對寧夏單井年產能在1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叫停,今年又對煤炭整頓關閉工作進一步深化,10萬噸以下小煤礦年內將按照政府的時間表或關閉,或整合,或擴能改造。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表示,整合關閉工作要不折不扣地按照規矩辦事,對徇私舞弊者要嚴懲不貸,寧夏關閉小煤礦,淘汰落后產能,既是調整煤炭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也是以人為本、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保留的煤礦全部采用正規采煤方法,機械化、半機械化程度和回采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凡年產30萬噸以下小煤礦發生3人以上責任事故或一年內發生兩次以上事故累計死亡人數超過3人的,立即無條件關閉。
據悉,全區67處10萬噸以下小煤礦擬直接關閉15處,通過整頓關閉和資源整合后共關閉38處。
寧夏在去年叫停1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后再次提出新建煤礦設計年產能不得低于30萬噸,既體現了政府加大資源整合的決心,也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需要。提高準入門檻,僅僅邁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第一步,引導企業在跨過高門檻后堅持走集約、高效利用資源的路子,還有不少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