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和協作機器人如何重塑制造業和工業

時間:2025-07-25

來源:智能制造

導語:在人工智能(AI)、數字孿生和協作機器人融合的推動下,現代工業格局正在迅速變化。人工智能賦予機器和機器人學習、適應和實時決策的能力,從而顯著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和響應能力。

  由于人工智能(AI)、數字孿生和協作機器人(cobot)的融合,制造業和物流業正在經歷重大轉型。人工智能作為智能核心,優化協作機器人的控制、預測性維護和供應鏈管理。數字孿生提供虛擬副本,用于模擬和測試新系統,這對于優化人機協作和降低部署風險至關重要。這種技術融合通過將重復性任務轉移給協作機器人,使人類能夠專注于更高價值的活動,從而提高了生產力、靈活性和安全性。包括AR/VR培訓和用戶友好界面在內的勞動力賦能技術,確保人類員工的技能得到提升,并在不斷發展的工業模式中保持核心地位。

  在人工智能(AI)、數字孿生和協作機器人融合的推動下,現代工業格局正在迅速變化。這三者不僅增強了現有的運營,而且從根本上重塑了制造業和物流業的運作方式,創造了一個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機能力的協同環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指出,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運行存量達到420萬臺,其中協作機器人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此外,全球協作機器人(Cobot)銷售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10.2億美元,預計到2031年將達到21.99億美元,在2025-2031年預測期內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1.8%。

  這場變革的核心是人工智能(AI),它是協調眾多流程的智能核心。其功能涵蓋從優化協作機器人控制和預測性維護,到確保嚴格的質量控制和簡化復雜的供應鏈管理。

  人工智能賦予機器和機器人學習、適應和實時決策的能力,從而顯著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和響應能力。這種智能自動化使各行各業能夠達到前所未有的精度和速度水平。

  數字孿生:用于現實世界優化的虛擬副本

  數字孿生是對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的補充,它提供了物理資產和流程的虛擬副本。這些數字模型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沙盒,使他們能夠在虛擬環境中模擬并嚴格測試新的系統和工作流程,然后再投入昂貴的物理實施。

  此功能對于優化人機協作尤為重要,因為它可以對交互和流程進行微調,以確保無縫集成和最大產出。數字孿生的實時監控功能進一步增強了其實用性,從而實現持續優化和主動解決問題。人工智能與數字孿生之間的協同作用顯著降低了新部署的風險,并加快了產品上市時間。

  賦能人類勞動力:技能提升與協作

  雖然對先進自動化的關注可能意味著人類員工的作用正在減弱,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勞動力賦能技術旨在賦能并提升日益自動化的生態系統中的人類要素。這些創新工具通過沉浸式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培訓項目,促進全面的技能提升,幫助員工做好應對新技術和新角色需求的準備。

  用戶友好的界面簡化了人機交互,使員工能夠更直觀、更輕松地與協作機器人直接協作。此外,遠程協助功能可提供按需專家支持,確保人類員工擁有所需的資源,從而有效地排除故障并優化運營。

  協同未來:提升生產力、靈活性和安全性

  集成協作機器人的最顯著優勢之一是,它們能夠減輕人類工人的重復性、危險性或體力勞動負擔。這使得人類勞動力能夠專注于需要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和創造力的更高價值活動——而這些正是機器無法復制的人類特有的特質。

  例如,亞馬遜的設施正迅速接近一個里程碑,機器人數量將接近人類工人數量,這表明了一種戰略轉變:自動化將處理繁重的工作,而人類的智慧則專注于應對更復雜的挑戰。這種集成方法不僅顯著提高了生產力、靈活性和安全性,還在尖端技術與熟練、適應性強的勞動力之間建立了真正的協同關系。

  這種集成方法的影響涵蓋了制造和物流的各個方面。在制造業中,人工智能驅動的協作機器人提供的精度和速度(已通過數字孿生仿真驗證)可以減少錯誤、縮短生產周期并提高定制能力。這意味著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快響應市場需求的能力。

  在物流領域,通過人工智能優化供應鏈,并通過協作機器人高效地處理貨物,可以縮短交貨時間、降低運營成本并增強庫存管理。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模擬和優化復雜的物流網絡,可以在潛在瓶頸影響實際運營之前發現并解決,從而打造更具韌性和響應能力的供應鏈。

  此外,對勞動力賦能的重視確保了隨著技術進步,人類員工不會落后,而是成為新工業范式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AR/VR推動的技能提升計劃,使員工能夠持續學習和適應,從而打造一支能夠應對技術變革的充滿活力的員工隊伍。簡化的人機界面消除了進入門檻,使更廣泛的員工群體能夠使用協作機器人。這種以人為本的自動化方法能夠培養更積極主動、更賦能的員工隊伍,從而提高工作滿意度并降低離職率。

  如今,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和協作機器人的結合代表著制造業和物流業格局的根本性現代化。人工智能提供智能,數字孿生提供預見性,協作機器人提供物理執行,而勞動力賦能技術則確保人類始終處于創新和決策的中心。這種集成方法預示著未來運營將更加高效、更具韌性、適應性更強,最終帶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水平,并為所有人創造更令人滿意的工作環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siyutn.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