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宣布,從今日起,全國平均銷售電價上調0.03元/千瓦時。電價上調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有色金屬等高耗能行業,業內人士表示,電解鋁行業受到的沖擊最大,銅鉛鋅影響相對有限。
銷售電價調整擴展到全國
昨日,坊間預期已久的電價上調方案終于靴子落地。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消息稱,從12月1日起,全國平均銷售電價上調0.03元/千瓦時,煤電廠的上網電價上調0.026元/千瓦時。
此前,發改委曾兩次上調部分企業和省市的電價。4月份,發改委上調了山西、河南等16省上網電價,平均上調幅度為1.2分/千瓦時。在電荒持續蔓延的情況下,發改委又于6月初補充上調了江西、湖南和貴州三省火電上網電價2分/千瓦時。
值得關注的是,這兩次電價調整主要是對各個地方進行有針對性、逐個、有需求地做上調,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國內電力企業的虧損問題,火電企業仍然蒙受巨虧。
對此,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此次上調電價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火電企業的巨額虧損,由于之前區域調整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這次調價將范圍擴展到全國。
電解鋁受沖擊最大銅鉛鋅影響有限
此次全國平均銷售電價上調0.03元/千瓦時,有色金屬作為高耗能行業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其中,電解鋁受到的沖擊最大,銅鉛鋅影響或有限。
分析人士稱,此番電價調整,河南、四川、廣西的電解鋁企業受到的影響最大。據介紹,目前廣西地區的電價已處于0.66元/千瓦時的高位,而生產1噸電解鋁需要14000度電。因此,1噸電解鋁的電力成本就占9240元,電解鋁行業已陷入全面虧損狀態。
電價上調將使電解鋁行業的生存處境更加艱難。中鋁廣西分公司副總經理劉曉輝表示,電價“每上調1分錢,電解鋁的成本就多加150塊錢左右。”據此推算,電價上調3分錢,生產每噸電解鋁其成本將增加450元,這對已處于虧損狀態的電解鋁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電價上調對電解鋁影響甚大,但對銅、鉛、鋅行業的影響卻不大。據“我的有色”網分析人士介紹,銅精礦加工成陽極板用電量很小,用電主要集中在陽極板電解為電解銅的過程中,約占電解銅成本的七分之一,甚至是八分之一,而生產每噸電解銅總的費用在30000左右。因此,電價上調對電解銅的影響并不是那么明顯。
此外,鉛鋅行業的成本主要在鉛鋅礦方面,電力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遠遠不如電解鋁行業。據業內人士介紹,生產每噸鉛用電量大概在1500度左右,即便電價上調0.03元/千瓦時,電力成本也僅增加45元,對行業影響不大。